書刊精裝-書刊精裝工藝流程簡析
扒圓工藝
經三面裁切后,將書芯的背部做成圓弧形,成為圓背精裝書芯的加工,稱為扒圓。
扒圓后書芯的各個書帖以至書頁都均勻地相互錯開微小距離,使書芯的前口和計口的折縫處成為均勻的半圓形,這樣因鎖線訂使書背變厚的問題,在圓背凸出處得以解決,平衡了鎖線書芯的書背和切口處的厚度,改變了書芯的外形。圓背書芯易于翻閱攤子,同時也給書殼與書芯的連接提供了方便,增強了連接牢度。
扒圓一般是采用機械方式來完成。用于扒圓的機器稱為扒圓起脊機。
機械扒圓是用扒圓機自動完成“扒圓”和“起脊”操作。目前我國已生產出各種形式的扒圓、起脊機,可以單獨使用,也可以納入生產線中。機械扒圓的工作原理有沖圓和扒圓兩種。
1.沖圓
沖圓時,沖模向下壓向書芯,在沖模和底摸的作用下,書芯被沖出圓弧。控制沖模運動的位置或根據不同圓弧要求,更換沖模和底模以得到不同弧度的書背。
2.扒圓
扒圓時,兩個扒圓輥從書芯兩側同時以一定的壓力將書夾緊,然后扒圓輥按圖中所示的箭頭方向同時轉動一個角度,書芯在扒圓輥的作用下向下移動,由于書芯中間紙張移動的線速度大于外面紙張移動的線速度,書背被扒成圓弧形。其弧度的大小與扒圓輥壓力大小和轉動角度有關。
扒圓和沖圓方法相比,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(扒圓輥大約轉40~50圈/min)得到均勻對稱的圓弧形書背。因此,這種扒圓方法在當今的扒圓設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
起脊工藝
將扒圓后書芯的書背與環襯連接處加工出脊壟,形成溝槽的過程稱為起脊。起脊也是為了防止扒圓后的書芯回圓變形的一種書芯加工工藝方法。
起脊的目的是:壓實書背,將扒圓的書脊揉倒;通過兩邊凸起的脊壟,可以確保扒圓所形成的圓弧形態,一方面起定型作用,一方面也美化書籍的外觀。此外,沿凸起的脊壟可以壓出清晰的槽溝,使書殼易于開合,在翻閱書頁時,減少紙張對書背、膠層的彈性作用力,因而也增加了書芯的牢度。
起脊的加工方法有兩種。一種是手工起脊,一種是機械起脊。
1、手工起脊
常稱被脊。將已經扒圓的書芯夾緊后,用木制或鐵制的裙子均勻地敲擊書背使之起脊。手工起脊勞動量大,功效低,不適于大量生產。書芯在120頁以上者才進行起脊,脊高等于封面紙板厚度,約2~3mm。
2、機械起脊
起脊一般是和扒圓工序連在一起進行的,是精裝書芯加工聯動線的一個組成部分。機械起脊有兩種方法,一種是用輥子碾出書脊,稱為輥式起脊;另一種是用起脊塊起脊。
(1)輥式起脊
輥式起脊分為單輥式和雙輥式起脊。起脊時,來書塊從兩邊將書芯牢牢夾緊,起脊輥子向上以一定的壓力壓緊書背,同時左右擺動擠出書脊。單輥式起脊的擺動角度較大,雙輥式起脊完成同樣的工作擺角只有單輥式的一半。
此種起脊方式,在起脊過程中除對書背有一定的揉擠變形作用外,實際上還把每個書帖略微掰開,因而定形效果不十分理想。
(2)起脊塊起脊
起脊時,書芯被兩組夾書塊夾緊,起脊塊以一定的壓力壓緊書背并向兩面擺動。書背基本上是在起脊塊的擠壓下產生變形,而不是被起脊塊摩擦成脊。此種起脊方式的效果比輥碾法好。但為了適應各種書芯尺寸的要求,需要準備相當數量的不同尺寸的起脊塊,這是起脊塊擠壓法的不足之處。
扒圓起脊的工藝流程
書芯書背向上進入本工序,由書夾夾緊,進入輸送軌道。在扒圓工位用扒圓輥相對旋轉進行扒圓。在起脊工位,起脊塊向下壓緊書芯井左右擺動起來。在出書工位,將扒圓起脊完畢的書籍,由出書機構送出。
扒圓起脊機的最大加工幅面為16~64開,加工厚度為6~75mm,生產效率為18~36本/min。
若無特別注明,文章皆為南京印刷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。